家庭旅行 - 大理篇
写在前面
1790 字 | 旅行 | 生活 | 云南 | 大理 | 感受 | 见闻
正文
“大理就像一个童话世界。”昨天机场巴士导游这么说。开始我不信,怎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。
结果是真的。
我们坐动车由丽江前往大理。出隧道的那一瞬间,宽阔和平的洱海,猝不及防驶入眼帘。
那一瞬间,我想起川端康成的《雪国》。
“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,便是雪国。夜空下一片白茫茫。”
动车上看到的大理,其破旧程度,相比丽江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但真正到站之后,才发现,大理的现代化远比丽江要高。
如果说,丽江如我所说的那样,是一座“仿佛停留在 2008 年之前的、古老又与世无争的城市”,那么大理,我可以给出更高的评价。
“一座在现代化与自然之中挣扎着交融的童话小镇。”
如果说大理有什么缺点,那我只能想到一点:或许是旺季的原因,食物太贵了。虽然在小县城,但我的收入及节俭习惯,让我在成都觅食都没担心过。然而,在大理,我头一次感受到收入焦虑——我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金钱恐慌,感觉自己连吃饭都成问题。
在动车上,透过车窗我们就已经拍了很多关于洱海的照片了。
我本已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,迎来一个或许和丽江一样基建不太好的地方。现实却远超我的预料。
大理站建在经开区,一个本地人叫下关的地方。我不太懂。抵达龙龛码头之后,我头一次见到有经开区发达程度比老城区好的城市。也或许因为我从未踏入上关,才造成如此错觉。
龙龛码头是酒店前台推荐的景点,同时还推荐了大理古城,说是必去。但我们本来就从丽江古城过来,已经对古城没有兴趣了。
龙龛码头很偏,从我们住的旅店出发,打车要一个小时,需要 50 块钱。它和青岛的栈桥有些像,但从岸边凸出的部分远没有栈桥那样长。
洱海是内陆海,青岛与烟台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海。如果让我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,仅有那强劲的海风,与一望无际的海岸线。
洱海在群山之中,对流偏少,没有风,对比海洋来说,显得安静无比。有时微风漾过水面,让水面里的天空泛起一丝褶皱。
海洋的海岸线与天际线重叠,但在洱海不这样,它们并不在一起,中间隔着群山。
我更喜欢洱海,因为它看得见终点、看得到边。
不过我时常觉得,让它和海洋相比较并不公平,海洋有着海风和潮汐的强力加持,而内陆海只有安静。
能和它在同一层次的,或许是西湖。
而洱海与西湖的区别,在我眼中,只有感受不一样。
西湖太现代化,在西湖周围,仍然能看见许多高大的建筑,甚至摩天大楼。它们刺破天际线,让人感觉自己仍然置身与现代社会中,与社会粘连在一起,并未分开。所以,它更像是人们为了临时喘口气、逃避生活而去的地方,就像公司里的茶水间、父母吵架时候的洗手间、学校里的小公园。
洱海并不这样。洱海显得更加童话。
洱海周围都是白族的建筑,最多两三层高,外形像是农村里修的小洋房。而很多时候,甚至看不见建筑。天际线从未被“刺破”过,有的只是缓和的曲线,那是群山。如果说有什么突兀的东西,那便是建立在山巅的风电发电机。但它们并不会带来焦虑的感觉。
洱海周围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人类携手自然同时对抗自然,低于自然但并不显得卑微。
西湖周围,则是显得人类更高,改造了自然。
而就内陆海洋本身,并未太大区别。
洱海另一个让我记忆常驻的美好特点,是环海公路旁总有一些自行车。而每一辆自行车上,总有一束花。
母亲、父亲,兄长与我,从龙龛码头沿着洱海边走,身旁身后总有一些旅行者说说笑笑骑着自行车驶过。
我观察过他们——他们脸上的笑容总愉快而耀眼。
笑容与自行车上的花连在一起,会让人觉得世界的所有的美好都汇集当下,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温暖。
我们沿着洱海边,一路慢慢地走,花光了我们所有可用的时间,直到必须回家。
“我们不是来这里逃避与喘息的旅行者,更像是与森林与河流共呼吸的原住民。”
这是我对于那天下午的最大感受。
关于大理与洱海,自不必多说了。我想,这童话一样的小镇,动漫一样的风景,用照片,就已经能说明一切了。
而对于回程怎样赶时间、家庭又出了怎样让人伤心的矛盾、行程又如何劳累之如事情,我也不打算再为记叙。大脑出于保护,时常会让人遗忘让人悲伤的记忆,所以,也不必要再花些笔墨让人再度回忆。
只要我们依恋那些童话的几个瞬间、动漫一般的那个下午,留下那些同样容易遗忘的美好回忆,这就足够了。
如果我们能生活在童话与动漫里,那或许是最美好的事情了吧。
南国微雪 Miyuki
2025 年 7 月 27 日
写在后面
以下是在大理时的部分影像。因强光比环境下会凸显镜头或 CMOS 里的灰尘,所以部分影像存在瑕疵。
封面图
摄影师・画师 | 南国微雪
图源 | 生活